
陈开梓,男,1968年12月出生,周宁县人,1989年7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概论课教研室负责人,连续31年工作在我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多年来均高质量且超额完成了每学年近400课时的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能勇于开拓、不断推动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调动了思政课的生机与活力,所上课程教学效果好,深受广大学师生认可与好评,多年来学生评教及同行、专家评教结果均为优秀。近年来先后获得校级智慧课堂移动教学大赛一等奖、校级“思政课程”立项、福建省教育厅2019年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立项及第一批福建省高校“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具有双师型教师身份,兼职担任第四届宁德市政协委员、宁德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宁德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福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及福建环三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积极参政议政并服务地方与社会,善于把丰富的工作经验运用于教学工作中,教研与科研成果较为丰富。在抗“疫”大课堂中讲好线上思政课的事迹在《中国高校之窗》、《网易新闻》、《学习强国福建学习平台》及《闽东日报》等各种权威媒体刊发与转载上刊载与转载,深受各界好评。

岳玉阁,副教授,承担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课程有《学前儿童游戏理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等专业核心课程。她潜心钻研教学,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广泛认可,在每学年的学生评教中都被评为优秀。同时积极与学院的老师们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2019年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最佳一节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参加福建省第五届教师教学比赛获得三等奖的成绩,并荣获福建省青年教师“教学新秀”称号。主持省级、校级课题多项,并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0多篇,曾获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好成绩。2019年获得福建省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和“教学新秀”荣誉称号。指导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积极参与毕业实习指导工作,2019年荣获优秀实习指导教师荣誉。

杨烈君,男,汉族,福建宁德人,福建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厦门大学工学硕士。现为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系主任,主要从事物联网应用,嵌入式系统教学研究。发表论文10篇,主持省市各级各类项目10项。曾获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二等奖、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校“最佳一节课”教学竞赛二等奖、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并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国家级三等奖2项、省级3项。

黄小燕,女,1989年7月出生,心理学硕士,讲师,担任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兼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宁德师范学院心理咨询师,宁德市未成年人辅导站兼职心理咨询师,宁德市曙光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志愿者。她始终践行“一切为了学生”,常常深入班级和学生宿舍,全身心做学生的引路人和解惑者,秉着“亲和相待,真诚陪伴,包容接纳”的咨询信条帮助过很多学生走出了心理困惑。同时,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治学态度严谨,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方法,教师、学生评议教学效果好。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评教排名第一。她热心公益事业,在多个社区和学校开展过心理讲座,目前一直在蕉城区共抗疫情应急心理疏导热线为市民排忧解难,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陈龙龙,体育学院足球专任教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全身心投入教学,爱岗敬业,勤勉务实,讲奉献,不浮华,始终以“上好每一堂课,以身践行”来表达着对讲台和学生的热爱。近五年承担了《足球专修》、《足球普修》、《足球裁判法实践》、《大学体育(足球)》等课程教学任务,完成15级体育教育(足球方向)课程论证,并且编写校本教材,2017年该项目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特色课程。此外他还多次带队参加省运会和大学生足球联赛,团队获一次第三名、一次第四名的好成绩,本人两次被福建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教练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