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抓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动《中共宁德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落实落细,教育引导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和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等重点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实的队伍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工作要点
(一)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1.严格落实每周的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教师每周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一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2.举办第二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专题培训。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专题轮训,每人次培训时长不少于16学时,2024年完成全校40%教职工(含新入职教职工)的专题培训工作。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3.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重大政策的出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积极宣传重大理论问题、分析时政热点,解读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关政策。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形势与政策报告会,引导教师准确了解国情社情、正确把握形势,积极回答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4.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以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契机,结合学校相关工作部署,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5.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实地研学、听取辅导报告、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每学期至少组织教师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模范的践行者。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6.扎实推进第二期“青马工程”青年干部班和青年教师班培训工作。以“青马工程”为抓手,通过专题辅导、实地研学、小组研讨、实践锻炼等形式加深学员对党的科学理论的理解掌握,鼓励学员在实干中担当作为,着力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努力在全校青年教职工中形成示范带动作用,引导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潜心教书育人。
责任部门:组织部、教师工作部
(二)结合“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月”开展系列活动
将常态化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与集中学习教育相结合,从2024年起把9月份确定为我校“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月”。2024年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月突出开展“七个一”活动。
1.开展一次师德专题大学习大研讨
围绕第40个教师节主题,结合弘扬教育家精神,组织教师开展主题学习研讨活动,深入讨论交流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和经验体会。
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2.开展一次教师法治和纪律教育。组织学习《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宁德师范学院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宁德师范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修订)》等文件,开展一次职业法治道德教育,帮助广大教职工把握师德规范,提高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廉洁从教能力。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
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3.举办一场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为涌现出来的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退休教师荣休证书颁发、从教荣誉证书颁发等仪式,表彰先进典型,树立榜样力量,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责任单位:人事处
4.举办一场先进典型教师宣传展。教师节前,筹划制作学校先进典型宣传专栏,利用学校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我校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教师,引导广大教师对标先进,见贤思齐,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责任部门:宣传部
5.举办一场“我和我的老师”征文活动。以“我和我的老师”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征文活动,通过分享自己与老师的真实故事,抒发对老师真挚情感,歌颂老师的优良品格,展现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
责任单位:学工部(处)、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6.召开一场师德警示教育大会。以公开曝光通报的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开展师德警示教育,引导教职工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时刻做到自省、自警、自励。实现教育全覆盖、零死角。
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7.开展一次师范生师德养成集中教育活动。围绕“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维度,结合各师范类专业特点,面向师范生开展师德专题大学习大研讨,引导师范生增强对教师特别重要地位的认识,强化职业认同,坚定从教意愿,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
责任单位:教育学院、数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三)开展专题调研
1.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专题调研。面向各二级党委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并推动解决相关问题,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责任部门:党政办、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2.开展教师队伍思想状况专题调研。结合省教育厅开展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组织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师思想动态和思政工作问题短板,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四)开展师德典型学习选树活动
1.开展第四届“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发掘一线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坚持“四个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2.举办教学奖评选活动。在校内举办教学名师、教学骨干、教学新秀评选等活动,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争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好老师。
责任单位:教务处
3.举办一场“师德大讲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开设讲座论坛,或邀请校内外师德先进典型作事迹专题报告等。
责任部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五)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1.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注教师思想动态,发现教师出现异常心理倾向,及时给予关心、关注和关爱。结合“5.25心理健康日”、“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教育活动,面向教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沙龙和团体辅导等,提高教师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有效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
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丰富教师课余文体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第五届教职工文体活动月暨二级工会特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举办插花、茶艺、观影、主题沙龙等文化娱乐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责任单位:校工会
3.开展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师德教育平台,组织教师深入闽东区县开展国情社情考察、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所长,搭建产学研项目合作平台,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引导教师在服务地方中涵养高尚师德。
责任单位:科研处、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4.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聚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难点及前瞻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的公开课,编制优秀教学案例集,打造系列教学案例资源库,培育一批师德高尚、育人能力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师和教学团队,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责任单位:教务处、各二级学院
5.开展教师慰问工作。开展全体教师生日和重大节假日慰问活动,结合教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要节庆日,走访慰问老党员、老专家、困难教师、优秀教师、党外人士代表等。做好教师生病住院及特殊困难教职工建档、帮扶和慰问等工作,及时把学校的温暖送到教师的心坎上,用心用情用力关心爱护广大教师,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责任单位:党政办、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校工会
(六)严格师德考核和监督
1.常态化受理师德投诉。保持师德投诉通道畅通,面向师生公开教师工作部“处长信箱”,在教师工作部官网公开师德投诉邮箱和电话,依法依规受理监督举报。
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2.严格落实师德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宁德师范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修订)》文件精神,认真组织2024年度教职工师德考核工作,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我校教职工履职履责行为。
责任单位: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三、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作用,创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力度、温度、深度和精度。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加强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文化氛围。
(三)围绕教师,服务教师。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与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精准掌握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专业能力提升、个人生活困难等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