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抓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动《中共宁德师范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试行)》《宁德师范学院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等文件精神落实落细,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和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等重点工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贡献力量。
二、工作要点
(一)实施精准供给,强化思想引领
1.提升理论学习内容供给精准度。强化有组织的学习,及时、深入、精准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利用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会,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等,引导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使命,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二级学院党委、各部门
2.开展教职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主题活动。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指导宁德师范学院建设发展的宝贵资源,组织教职工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为主题开展专题研讨、文化沙龙、国情社情考察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投身学校事业发展和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3.组织观看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福建报告会。用好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福建报告会线上资源,组织全体教职工和师范生通过直播、录播等形式学习全国各类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宣讲,激励两代师表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教育学院、数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4.举办第三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专题培训。充分利用线上优质教育资源,组织教职工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专题轮训,培训时长不少于10学时每人次,2025年实现专题培训全体教职工全覆盖。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5.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形势与政策报告会,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宣传重大理论问题、分析时政热点,解读学校改革发展有关政策,引导教师准确了解国情社情、正确把握形势,积极回答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正面引导、深度引导。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6.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实地研学、听取辅导报告、观看影视作品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用好感动中国人物、“最美教师”等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每学期至少组织教师开展一次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7.开展国情社情研修。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分类组织以青年教师、思政课教师、党外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社情考察、挂职锻炼、社会实践等国情研修活动,实现聘期内全体教师国情研修全覆盖。每名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国情研修。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统战部、各二级学院党委
(二)开展集中学习,加强师德教育
围绕庆祝第41个教师节的主题,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9月“师德集中学习教育月”系列活动。
1.举办一场“师德大讲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围绕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开设讲座论坛,或邀请校内外师德先进典型作事迹专题报告。
责任部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2.制作学校优秀教师事迹宣传册。收录整理我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汇编成册。通过大力宣传身边人、身边事的生动实例,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3.开展一次师德警示教育。结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宁德师范学院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及处理办法(试行)》等制度文件,深入剖析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开展全覆盖师德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引以为戒,牢固树立底线意识,自觉践行良好师德。
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4.开展一次师范生师德养成集中教育活动。围绕“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个维度,结合各师范类专业特点,面向师范生开展师德专题大学习大研讨,引导师范生进一步强化职业认同,坚定从教意愿,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
责任单位:教育学院、数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三)选树师德典型,注重氛围营造
1.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发掘一线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教师见贤思齐,坚持“四个统一”,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责任单位:校团委
2.举办一场优秀教师风采展。利用学校宣传栏、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我校涌现出来的各类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讲好宁师教育故事。
责任部门: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3.举办一场“我和我的老师”征文活动。以“我和我的老师”为主题,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征文活动,通过分享自己与老师的真实故事,抒发对老师真挚情感,歌颂老师的优良品格,展现我校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潜心育人的精神风貌。
责任单位:学工部(处)、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
(四)突出教师成长,强化关心关爱
1.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密切关注教师思想动态,加大教师关心关爱力度。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结合“5.25心理健康日”“世界睡眠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教育活动,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沙龙和团体辅导等,提高教师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有效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
责任单位: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丰富教师课余文体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开展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结合第六届教职工文体活动月暨二级工会特色活动,举办DIY唇膏、自然调香、主题沙龙等文化娱乐活动,开展羽毛球、乒乓球、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教师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责任单位:校工会
3.举办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通过开展教学技能竞赛为教师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和交流平台,促进广大青年教师锤炼教学基本功,提升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进一步推动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责任单位:校工会
4.开展“传帮带”“结对子”活动。开展优秀教师、老教师、中层以上党政管理干部与青年教师“传帮带”“结对子”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发展上的指导帮助。
责任单位:人事处、组织部、二级学院党委
(五)严肃考核监督,守牢底线红线
1.常态化受理师德投诉。保持师德投诉通道畅通,公开师德投诉邮箱和电话,主动接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依法依规受理、核查和处理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
2.严格落实师德考核工作。贯彻落实《宁德师范学院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暂行办法(修订)》文件精神,认真组织2025年度教职工师德考核工作,发挥教师党支部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师从教行为。
责任单位: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六)加强质量监控,推动持续提升
1.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质量专题调研。面向各二级党委开展专题调研,全面了解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短板,形成科学、真实、数据驱动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报告,及时掌握并推动解决相关问题,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实落细。
责任部门:党政办、教师工作部、各二级学院党委、机关党委
2.开展教师队伍思想状况专题调研。通过发放问卷、组织教师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掌握教师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形成客观、权威的教师思想政治状况调研报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责任部门:教师工作部
三、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单位要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任务抓紧抓好,精心组织,协同推进。各二级学院要充分发挥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作用,创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的力度、温度、深度和精度。
(二)围绕教师,服务教师。各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将工作开展与解决教师实际困难相结合,精准掌握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专业能力提升、个人生活困难等多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建设工作。深入挖掘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加强宣传,营造尊师重教文化氛围。